初冬红叶,评书下载哪个网站好

评书 17
8作品 农村版2013年11月13日星期
编辑∶杨呈霞电话:0371-65795723E-mai∶lncbycx@版式∶屈伸校对∶段俊韶 ■杂谈随感 故乡到底是什么 □佟晨绪故乡对于杜甫,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归心似箭;故乡对于宋之问,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纠结;故乡对于余光中,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对岸的大陆。
故乡,这样一个复杂的词,到底是什么呢?在莫波格的小说《柑橘与柠檬啊》中,主人公小托和大哥乔、二哥查理、心仪的姑娘茉莉在故乡一起过着温馨的生活。
而偶当生活遇到困境时,他们就唱起一首名叫《柑橘与柠檬啊》的歌。
后来查理应征入伍,为了保护弟弟和其他人的生命,查理违抗了军令,被军事法庭蛮横地判处死刑。
查理是笑着面对死亡的,他又唱起了《柑橘与柠檬啊》。
小托说,我相信歌声会穿过田野回到故乡,找到妈妈、茉莉和乔的。
对他们来说,故乡就意味着和平、安宁和爱。
许多人向往大都市的繁华,想在灯红酒绿里度过一生,而对自己的故乡嗤之以鼻,仿佛故乡代表的就是儿时被老师打手心的困窘,就是父母一天到晚絮絮叨叨的烦恼,就是因为一个女孩而跟别的男生打架的不堪回首。
少不更事的人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想要出去闯荡,可外面的世界同样很无奈,等到“风刀霜剑严相逼”之时我们才知道,“月是故乡明”原来不是诗人平白无故的杜撰,而对外面花花世界的向往,只是我们年少气盛时的一厢情愿。
对于故乡的情怀,总像疼痛时呼喊妈妈一样,在心灵近乎崩溃之时,便想投入故乡的怀抱。
故乡,难道真的只是词典上说的“出生地或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名句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能打动人心,一定是有它的现实情感依据的。
而对于我,故乡到底是什么呢?故乡是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的琉璃蛋和纸牌,是妈妈给我的一个红苹果或新衣服,是老师给我的一个赞许的微笑或大奖状,是很多人一起在田野里放飞的风筝,是帮邻居大娘抬水后得到的一把大红枣……当然,现在的故乡还是绿绿的树林、宽宽的马路、高高的楼房、清清的自来水……遗憾的是,少见了琉璃蛋、纸牌、风筝和大红枣!印度曾有个谜,是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
这个谜后来被解开,寓意是头即是尾,尾即是头。
无论我们走多远,永远连着起点,最终还会回到起点,正所谓叶落归根。
起点不仅仅是起跑线,还是生命的营养基地,时刻给我们提供物质和精神养分,但它也需要我们力所能及地给他补充营养。
而我想要让如同《柑橘与柠檬啊》一样温暖的歌声带我回去的起点,就是我的故乡。
作者档案:佟晨绪,平顶山人,《读者》签约作者,文章阅读网签约作者。
■漫画 对策 ① ② ③ ④ 初冬红叶 □潘新日 ■乡村印象 冬天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蹦蹦跳跳的,带着霜披着雾,伴着呼呼的寒风一路走来。
此时,家乡的红叶已是满山遍野,层林尽染,那一簇簇燃烧的火焰,如流动的红色波浪,似红衣少女在翩翩起舞,那一场初冬的舞会就此开始。
一阵微风拂过,远远看去,山上山下,红流涌动,枝叶婆娑,让人遐思无限,心旌荡漾,感慨万千。
立冬前后的寒霜,犹如一杯杯醇厚的美酒,醉了深秋,红了大山,树叶由绿变成浅红、大红、紫红,好一幅温暖的图画。
走在山路上,满山的树有的黄澄澄如醉金洒落枝头,有的红彤彤如红霞染满天边,有的绿茵茵如绿毯点缀山谷,这包含生命的颜色,在叶脉间流动,呈现出五彩的律动,让山乡逐渐萧条的季节平添了迷人的风姿。
印象里,老家的红叶是最温暖的,它妖娆、朴实、厚重、多彩。
寒霜下,凭着顽强的韧劲、火热的内心,在枝头、在山里,保持着最后一片热情和渴望。
它是坚强的,面对寒 冷,沉着冷静,平和淡然,含和守素,不躁不浮,极力保持平民本色。
它还是高傲的,面对悬崖峭壁,咬定青山不放松,生得茂盛茁壮,红得妩媚姣好。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凋”,杜甫一语道出了经霜红叶轻巧艳丽的美景。
著名诗人杨万里有诗“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巧妙地把秋枫形容成“偷天酒”,让人不知不觉中醉在初冬的美景里。
而王实甫的“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一个“醉”字让人浮想联翩,如痴如醉。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描写红叶的诗句比比皆是,最脍炙人口的当属晚唐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诗句,用清雅丽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峦起伏,枫叶似火的山村,夕阳和红枫相映成趣的迷人画卷。
这些,竟然都与家乡的胜景如此相似,我猜想,古人们是巧合还是在我的家乡生活,或者游历过,不然,怎么会把我的家乡描绘得这么 传神?枫叶是家乡的标志,满山红叶时,风雪 的日子很快就要来临,也是游子归乡的日子。
雨雪中,片片红叶红蝶般纷纷飞落枝头,轻盈的身姿那么淡然,犹如一场季节的约定,飘飘然默然而去,叶落归根,静静的样子像睡着了。
我喜欢家乡红叶飘落时的情景,山野里,它和冬天的寒风一起飞舞,它们和月色结伴而行,把生命中最后的舞蹈在蓝天与大地的舞台上呈现,当我们走在红叶铺就的路上,看着满地的落叶和寒霜,不禁想起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真可谓,家乡无限好,红叶有情,暖意萦怀。
喜欢家乡,喜欢家乡的红叶,梦里的红叶时时刻刻温暖着游子的心,那如霞似火,激情燃烧的日子,送走了萧瑟的秋,迎来了童话般的冬天。
作者档案:潘新日,就职于潢川县隆古乡政府。
东篱一醉 (国画) 徐杨 两盒扣子 □石广田 ■生活散记 母亲有两只旧鞋盒,里面装满了扣子,那是从我小时候她就开始积攒下来的。
那些扣子大小不
一、形态各异:塑料的、木头的、金属的、布艺的……一模一样的几粒扣子被棉线穿成一串儿,以防和其他零散的扣子混在一起。
乡村里的男孩子都很淘气,上墙爬树、打打闹闹、拉拉扯扯,衣服上的扣子都是最大的受害者,常常会不翼而飞。
缺了扣子的衣服在其他季节除了不雅观似无大碍,而在冬天就不一样了:冷风“飕飕”地从缺口吹进去,冻得人直发抖。
每当我丢了扣子,母亲就在盒子里翻拣,找出大致一样的扣子给我钉上。
其实那些扣子除了补缺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钉在新衣服上。
对变小和旧得很的衣服,母亲将它们剪成布片,用小米饭或玉米 糊粘上三四层,贴在向阳的墙上,晒干后用来做布鞋的底子和帮子。
衣服上的扣子舍不得扔掉,拆下来后存在盒子里。
如果一件旧衣服上的扣子完整,在新衣服取来以后母亲就会把它们缀上去。
因为那时候买不起成衣,衣服都是在村里的裁缝店做的,人家不负责缝扣子。
后来,成衣流行开来,上面的扣子也变得千差万别,有很多还使用了拉链。
母亲的那盒扣子,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了。
但是母亲并没有改变收集扣子的习惯,在不做布鞋以后,扔掉旧衣服的时候她还会把扣子拆下来,越攒越多,终于变成两盒了。
再后来我结婚有了孩子,母亲开始给他做老式的棉衣棉裤。
妻子要去买扣子的时候,母亲说,“老家的扣子多着呢,有两大 盒子,回头我回家找一些就行了。
小孩子,衣裳不讲究,只要暖和就行了。
”我们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在心里面觉得母亲太节俭,几粒扣子本不值多少钱。
旧扣子缀到孩子的新棉衣上后,妻子反倒惊奇起来,“没想到这些扣子这么漂亮,估计现在买也买不来了!” 孩子在不停地长大,不知不觉我已到了中年,母亲也垂垂老矣。
回到老家每每看到那两盒扣子,就会让我生出不少的感慨:生活中很多美丽的东西,都被我们毫不怜惜地混杂在旧物件里扔掉了,甚至彻底忘记了它们曾带来的无限喜悦和幸福。
母亲的两盒扣子,见证了我的前半生。
作者档案:石广田,新乡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封丘县委组织部。
卖树 □绿柳菲菲 ■小小说 屋后的那一排老榆树卖了个好价钱,儿人,原来是退休的好友李校长“,你想啊,我们 子数完钱嘴里禁不住哼起歌来。
老了,要那么多钱干嘛,吃点喝点,开心度日, 王老汉张了张嘴,喉结滑动了几下,还是比什么都强,死了,一闭眼,这钱还不都是孩 把口水咽了下去。
早上老伴儿对他说,这树是子的,不如现在给他们花点,还讨他们喜欢, 我栽的,怎么着卖了树,也得把钱给我呀,就是一家和和睦睦,多好啊。
“”也是啊,你家孙子 不给完,起码也得分一半。
可是看着儿子数完都上大学了,正是用钱的时候。
“”老了,干不 钱,顺手装进了兜里,看见老爹,吱一声都没动了,有个头痛脑热的,手上没有钱也总归不 有,好像站在面前的就是那么一截木头桩子,好吧。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得王老 连老榆树都不如。
他怎么也张不开嘴,如果张汉没了主意。
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
了嘴落空,还惹儿子不待见,还不如不开口的 冬天的日头总是不声不响地移动,有人 好,也许儿子拿着钱和媳妇商量也不一定呢,抬头看了看天,日头正中,大伙儿散去。
王老 王老汉打定了主意,决定再等等看。
汉回到家,老伴儿从厨房里端着碗走出来, 他点着一支烟,倚在柴草垛上晒起太阳“正准备喊你呢,吃饭了。
”王老汉洗了手,盛 来,柴草垛顶上一只花狸猫正蜷着身子睡懒了一大碗面条,蹲在院子里,哧溜哧溜地喝起 觉,听见动静,懒懒地仰起头眯着眼睛,朝主来“。
给钱了吗?”老伴儿忍不住问,他一边吃 人喵一声,王老汉用手摸摸它光滑的金毛,一边答话“,还没有,可能是和媳妇商量吧。
” 它就“咕噜噜”欢快地念起经来。
几个老哥老伴儿没说话,可心里“咯噔”一下,好像掉到 们看见了王老汉,都凑了过来。
了地上,好半天才缓过神来“哦”了一声。
“榆树卖了好价钱吧?“”嗯。
“”给你多少 晚上,老两口正在看电视,媳妇推门走 钱啊?“”刚拿到,还没给呢。
“”我说啊,这钱给
了进来,老伴儿赶快热情地迎上去。
“爸,今 咱,咱也不能要。
”王老汉吃惊地望了说话的儿个的卖树钱就先不给您了,小雷又该交学 费了,得一万多元,小丽的学费也该交了,这段日子钱可紧,反正我们一家子,肉煮烂了还是在一锅里。
”“我和你妈也是这个意思,孩子上学要紧。
”王老汉笑着说。
媳妇走后,老伴儿可不高兴了“,不要不要,等你老了,干不动了,又没有钱,孩子再不管你,等着喝西北风去吧。
”老伴儿一向就是这个态度,她以为儿子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女儿来得贴心,对于两个女儿,她打心眼里疼爱,虽然农村老风俗是重男轻女,可到她这里却只是一根葱,她知道因为这,媳妇没少有意见。
有意见又能怎么样,当家的还是婆婆,婆婆让怎么样就怎么样。
后来分了地,小两口也有了一点自主权,那么点意见也就保留了。
王老汉受不了老伴儿的嘟囔,“等我老了,不指望儿子,指望哪个?宝贝女儿都嫁得那么远,一年难得打个照面,有什么指望的呢?”老伴儿听了王老汉的话,一包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嘴里再也说不出话来。
作者档案:绿柳菲菲,本名王振平,就职于扶沟县曹里乡马集小学。
■随笔 最爱听评书 □李冰 周末,我时常会到河大附近的旧书摊闲逛。
逛旧书摊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在这些旧书中淘上几本自己所喜欢的旧评书。
就是这一次次的“淘书”,让家中的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摆满各种破旧的评书。
提起评书,生活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印象最为深刻。
当时的我,正上小学和初中。
当时由于改革开放,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收音机像燕子一般飞进了千家万户,就是新华书店的柜台里也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评书和连环画。
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很多人,最热衷的就是听评书、看评书。
评书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无疑就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最受人们欢迎的评书名家现在还能清晰地记得,如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等,他们的说唱可谓是各有千秋。
刘兰芳清脆而又充满磁性的嗓音,她口中的《岳飞传》让人百听不厌;单田芳略显嘶哑的说唱,《三侠五义》、《燕王扫北》是那么的扣人心弦;《白眉大侠》、《水浒传》、《乱世枭雄》、《三女乱唐》等一大批优秀评书云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让亿万群众充分享受到文化的娱乐、文化的魅力。
当时的我,中午一放学就和小伙伴们急急忙忙拎着书包往家赶。
这时就是再好的游戏,也无心去玩。
早一刻回到家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按时听到每天中午十二点半的评书联播。
如果哪天因为特殊原因没有听到,肯定会懊悔好长时间,缠着听过当天评书的小伙伴给自己囫囵吞枣地讲个大概。
上学的路上,孩子们还会为当天的故事评论许久,甚至猜测着次日故事该如何延续,还会争论得脸红脖子粗,像公鸡斗架一样。
上初中后,我在亲戚家寄宿。
他们家条件不是太好,仅有的一台收音机还是几个人争着听,自己喜欢听的东西不一定都能听到。
适逢家中爷爷因为村里工作突出,被乡里奖励了一台小收音机,我就趁其不注意,偷偷地揣在书包中。
学校放学后,及时拿出收音机,边走边听。
可惜这样的日子没多久,就被爷爷发现,为了不影响学习,就给没收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了开心。
喜欢评书,也只能从收音机中听听而已,要想一本本地从书店买回来读就不太现实了。
当时最奢侈的就是和三五个伙伴,趁周末学校不上课的时候,相约步行到七八里外的乡镇新华书店去买书。
围着玻璃柜台,眼巴巴地看着里面那一本本诱人眼球的评书。
这本喜欢,那本也喜欢,可是口袋中却没有钱。
只好忍痛割爱,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评书,从攥得汗津津的小手中拿出一团握得皱巴巴的纸币,迫不及待地递到服务员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评书,生怕弄脏似的。
几个小伙伴再互相看着对方手中的图书,最后的约定就是互相传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电视、网络以及各种图书的冲击,评书这一特殊年代的产物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经常逛书店的我,在一排排琳琅满目精装简装的图书中再也寻觅不到它的身影。
或许这个充满经济效益的市场,评书不再成为出版社所关注的对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图书钟情的最根本原因可能还在于内心深处的怀旧思想,对那个带给自己无比开心和快乐的年代的一种深深的留恋。
作者档案:李冰,就职于杞县人民法院。
人品PK美女 □张小平 ■小故事 春秋时期,齐景公有个女儿美丽端庄,齐景公视若掌上明珠。
那时候最讲究门当户对,第一家庭的女儿要嫁第一家庭的公子,嫁贱了是要被人家笑话的。
奈何齐景公舍不得把女儿嫁到其他诸侯国去,只好在国内挑选。
选来选去,晏婴最合适。
虽然晏婴个子矮小,年龄偏大,但是这家伙是齐相,地位挺高,不算下嫁,重要的是他腹有诗书,铁嘴铜牙,办外交不辱使命。
倘若能把女儿嫁给他,不仅能常常看到女儿,而且还能让这家伙办事更加卖命,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于是齐景公挑个机会带几个会来事的到晏婴家去喝酒。
见过晏婴老婆后,齐景公装作很吃惊的样子说:“相国啊,这就是你老婆吗?人老珠黄,配不上你啊!我家有个女儿年轻貌美,善解人意,给你当老婆如何?”几个会来事的跟着瞎起哄“:这是抬举你啊,还不赶快谢恩?“”好事啊,佳人配才子,天造地设。
”……哪知道,晏婴“扑通”一声跪倒地上,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说“:使不得,万万使不得!想当年,我老婆刚嫁给我的时候,也是花容月貌,我答应了人家要白头到老的。
请大王饶过我吧!”久跪 不起,景公无奈,只好作罢。
无独有偶,宋朝有个叫阮明 的小官,貌若潘安,才过宋玉,雄辩不让苏秦,典型的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人见人爱的大帅哥。
朝内一高官看中了阮明,派人约见。
见面寒暄过后,高官直奔主题“:我女儿,年方二
八,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贤淑端庄;你小伙子才华横溢,前途一片光明。
我打算把女儿许配给你,永结秦晋之好,你看怎么样?”这上司也是爱才心切,竟忘了投石问路,了解一下人家的婚姻状况。
这让阮明好为难,答应吧,那不成了陈世美了吗?不答应吧……斗争了好一会儿,他对高官说“:大人如此看重不才,真是三生有幸。
不过事关重大,我得回去跟老婆商量一下,才能答复大人。
”高官也觉得自己唐突了,剃头挑子一头热,正思考怎样回答的时候,阮明已经退下了。
道德人品是一个人的脊梁,正像一首歌中唱的“:山有脊梁不塌方,虎有脊梁敢称王,人有脊梁腰杆硬,顶天立地响当当。
”晏婴等人的拒绝,固然错却了一桩个人美事,却彰显了不见异思迁、不攀龙附凤的人品。
被追的感觉 □杨蓓 表妹谈了个男朋友,这天,她带着男友的照片到我家来给我看,说他的情况,让我给她说参考意见。
她说:“他追我追得很厉害,我一时还拿不准主意,但被人追的感觉真好。
”我接过照片仔细看着,说:“你终于感觉到被人追的美妙感觉了。
我原来给你说被人追很爽,你还不信。
” 我们俩这样说的时候,12岁的小弟站近处很好奇地听,我正 ■段子 要撵他旁边玩去,他冷不防一把抢过我手里的照片就跑。
我边追边喊“:你个小调皮蛋!快把照片还回来!”但他跑得贼快,我追了好远,才揪着耳朵把他拉回来。
他小胸脯一起一伏,大口喘着粗气说“:哎哟累死我了!被人追一点不好玩,你俩尽骗人!” 作者档案:杨蓓,女,新乡人,自由商贸职业者,自幼喜欢写作,有上百篇作品被报刊刊登。

标签: #建网站 #建网站 #轮胎 #卖车 #下载地址 #足球 #裤子 #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