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燃?,小记者2017

面条 1
年11月23日星期
编辑:肖莉 排版:肖莉 校对:侯焰 B03 每年11月9日是我国消防宣传日,今年“119消防日”的主题是“关注消防、平安你我”。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熟知木材、纸张等很容易被燃烧,但很多我们常见的食物,也可能被燃烧。
前不久,靖江日报的小记者们,就上了这样一堂别开生面的实验课。
可燃,不可燃? 外国语学校小记者施子闰 “哇!不会吧?”“天呐!粉丝居然也能燃烧?”四
(9)班传来了一阵阵惊呼声,原来,这是一堂生动有趣的实验课。
在我的印象里只有木头、纸张、布料才是可燃物,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怎么会是可燃的呢?虽然今天亲眼看到了陈老师燃烧了粉丝,但我仍半信半疑,决定亲自动手试一试。
实验开始了,我点燃了蜡烛,首先把爱吃的香蕉放在火上烤,活泼的火苗见有朋友光临,立刻把香蕉小姐拥抱起来,可惜,香蕉小姐并不领情,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火苗先生并没有气馁,继续用自己的热情温暖着她,功夫不负 有心人,在火苗那炙热的怀抱里,香蕉小姐的身体慢慢地变黑,或许是火苗先生太过热情了,又或许是香蕉小姐觉得太热,她皮肤上竟然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一股甜甜的香蕉味顿时弥漫开来。
尽管如此,香蕉小姐只是皮肤上留下了一片浅浅的印迹。
实验证明:香蕉不可燃! 接下来,饼干先生闪亮登场!这位兄弟一接近火源,就像见到了失散多年的朋友一般,顿时火光四射,星光点点,煞是好看!渐渐地,饼干先生的身体开始慢慢变黑,还散发出一股糖炒栗子的香味,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尝。
好奇的我把饼干凑近观看, 没想到,饼干先生离开了火苗,竟自己也着了起来。
两株火苗交相辉映,仿佛跳起了欢快的华尔兹,看来它们真是兄弟情深!实验证明:饼干可燃! 饼干能燃烧,而香蕉却不能燃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迫不及待地找“度娘”帮忙,原来燃烧需要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恰好饼干中的淀粉、蛋白质、点燃的蜡烛,满足了燃烧所需的三要素,饼干就能燃烧;香蕉里含有水分,阻碍了它燃烧,香蕉自然就燃烧不起来了。
听了我的介绍,你心里一定也痒痒的吧,同学们不妨也来试一试吧!(指导老师:陈建芬) 又到了周末的购物时间,我自告奋勇地陪着妈妈去逛超市,担当起妈妈的推车小助手! 来到我最爱的食品区。
货架上的美食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一罐罐各具风味的薯片使我再也挪不动脚了,哎!自从它上了我妈的黑名单,好久没尝过那松脆喷香的滋味了,我低着头,不由长叹一声。
突然,我瞥见一道光芒。
一包薯片竟然被妈妈拿进了购物车,宛如从天而降!“看你那馋样,今天就破个例,拿一包回去,我们仔细研究一下。
”“耶,妈妈万岁!”回想当时,我只顾着开心,却没想到,妈妈还有后招等着我…… 我几乎是冲进了家门,一把就从购物袋里捞出了薯片,迫不 被点燃的薯片 外国语学校小记者丁治程 及待地拆开包装,嗯!
最爱的番茄味的!正在我准备大快朵颐的时候,妈妈来了,我下意识里赶忙两手抱住薯片袋子,生怕她又要改变主意,不让我吃个痛快! 看我如临大敌的样子,我妈笑了,说道:“儿子,我们来做个实验,试着烧一下薯片,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蓝黄色的火焰,不停地扭动着。
几乎就那么一瞬间,火焰仿佛也闻到了薯片的香味,伸出了贪婪的舌头,朝薯片舔了过去,似乎越尝越有滋味起来,伴随着一股焦香味,还发出声响,吃得那叫欢快!一串又一串油脂流了出来。
火越烧越旺,短短几十秒,一片薯片已经燃为灰烬。
我不自地连连后退,天哪,小薯片比木柴燃 烧的速度还快呀。
看到这情景,我猛然想起上 周的一幕。
上周四下午的一堂科学课上,老师带来了饼干、方便面、阜宁大糕等我们常吃的零食,这些物品都能烧着,没想到,与老师上课做实验的物品相比,薯片燃烧的速度是最快的!那么,薯片为什么会燃烧呢?见我一脸好奇的样子,妈妈赶紧拿出了电脑,查找资料:薯片之所以易燃,因为土豆经过加工后成了薯片,含有大量脂肪和能量,热量增加250倍!营养价值却降低了很多。
多吃破坏食欲,是皮肤健康的大敌。
“吃一袋,长一斤!还敢吃炸薯片吗?
你好好考虑一下啊!”妈妈看着我的手,我默默收起了薯片袋子…… 隐藏在身边的科学 外国语学校小记者江玥萌 放学路上,我的脚步显得分外轻盈,因为今天老师在课堂上做了有趣的小实验: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零食拿了出来,竟然能够燃烧,这些食物包括方便面、饼干等等。
课堂之后,布置了作业:试一试还有哪些食物可燃烧。
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翻箱倒柜,找出平时爱吃的食物,拿来打火机,开始今天的实验之旅。
首先,我一手拿着干面条,一手拿着打火机,“滋”地一声,干面条瞬间烧着了,火苗欢快地跳跃着,舞动着,短短数秒,干面条已被燃为灰烬,我惊叹不已。
想不到,不起眼的干面条竟然是易燃物呀。
妈妈却一脸镇定,说道:“干面粉的确很容易被点燃,所以面粉厂要特别注意防火,不然,一个小小的火星都会引起火灾,甚 至爆炸。
”一听这话,我的嘴瞬间成了O型。
我的兴致更大了,接下来实验的对象是手指头大小的生核桃肉,我问道:“妈妈,核桃肉可以燃烧吗?”妈妈笑眯眯地说:“暂时保密,一会儿揭晓答案。
”我想这些硬硬的核桃肉,应该不能点燃。
我用剪刀把核桃肉夹住,然后用打火机一点,呀!它竟然毫发无损,难道真金不怕火炼,火奈何不了它呀。
正当我准备放弃时,妈妈说道:“别急,再等等。
” 时间在滴答滴答的秒表中飞逝。
说时迟,那时快,核桃肉竟然烧了起来,还越来越旺。
咦?这怎么回事?我瞪大眼睛,仔细瞧核桃发生了什么变化,我惊讶道:“核桃上冒出小水珠了。
水分都被烧出来了,变成了干核桃,怪不 得越烧越旺呢!”妈妈一听这话,笑着提醒道:“你想想看,什么液体会使火越烧越旺?”“油!”哦,我恍然大悟:燃烧使生核桃的水分蒸发了,核桃油慢慢渗了出来,刚才看到的水珠原来是核桃油。
此时的我不免喜出望外,随手把打火机对准了刚刚剥下来的橘子皮,橘子皮发出了“滋哩滋哩”的声音,可是尽管橘子皮烧黑了,发出异味,还是燃烧不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看着我紧皱的眉头,妈妈迅速打开百度,一起探究答案。
原来,容易点燃的食物通常比较干燥,富含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比如干面条、饼干、薯片等。
哦,原来如此。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多思考,多探究,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小火苗,大学问 外国语学校小记者施盛媛 周四下午的科学课,是我最喜欢 师就在黑板上写下了“可燃烧的食物”几个大字,咦?今天要做什么?难道,要烧我们平时吃的东西吗? 只见老师拿出几袋阜宁大糕,发给我们大家品尝。
大糕全身雪白雪白的,薄薄的六片整齐排列,像一本合着的书。
同桌瞟了眼包装袋,笑着读了起来:“具有白如雪,薄如纸,软如棉,甜如糖,入口即化,能卷……可燃等特点。
”“咦?你说什么?!”我瞪大了眼睛。
“你说阜宁大糕可燃?”我也觉得很奇怪,心里嘀咕着,这食用的阜宁大糕可燃,开国际玩笑吗?简直是荒唐!一定是写错字了! 很多同学发出疑问,这时老师闪亮登场,神秘地说:“我这儿有打火机,要不我们来试试?”同学们一听,立刻来了劲,举双手双脚赞同。
只见老师撕开一片阜宁大糕,打 火机窜出火苗,红色的火苗欢快地舔着大糕,不一会儿,雪白的大糕逐渐变成乌黑乌黑的,同时,还害羞地蜷缩起来,打成一个卷儿,看着都令人发笑。
拿开打火机,火苗正在大糕上玩得起劲呢!大糕上还“滋滋”地冒着油花! 放学回到家中,我还是觉得这事有些奇怪,也许只不过是个巧合而已。
为了一探究竟,我又找来了粉丝、饼干等一些食物来做小实验,它们都很容易就被燃烧了。
看来,不少食物真的可以燃烧耶!可我心里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忙打开电脑,寻找起答案来。
原来,食物中多含有淀粉,当淀粉和火源接触时,空气中的氧气会帮助它燃烧。
不光阜宁大糕、粉丝可以燃烧,含有淀粉的食物,都是可以燃烧的。
哦,原来如此,我心中的谜团终于悄然而解! 想不到,这不起眼的小火苗,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呢! 可燃的食物 外国语学校小记者徐子钰 “叮铃铃”上课了,科学课是我最兴奋的一节课了。
今天的主题是“可燃烧的食物”。
老师带了很多我们平日喜爱的食物,同学们一看,个个垂涎欲滴,而更多的则是对实验的期待。
老师扬了扬手中的“绿豆粉丝”,说道:“粉丝是我们家中常备的一种食品,猜猜可以燃烧吗?”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议论纷纷。
柔软爽滑的粉丝,那么好吃,怎么可能会燃烧呢,也有同学觉得也许可以燃烧。
心动不如行动,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吧!只见老师拿起打火机,同时抽出一根粉丝,顿时,教师里鸦雀无声,就连一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
只见,老师手中细绳子般的粉丝竟然燃烧了起来,在灯光的照耀下,那火焰在风中跳起了舞蹈,粉丝变得越来越短,火苗越烧越旺, 不到一分钟,一根十五厘米的粉丝就烧为灰烬。
还没等我们从惊讶中回过神来,老师又拿出我们爱吃的巧克力。
巧克力能燃烧吗?同学们犹豫不决。
老师再次点燃打火机,哈,同学们惊呼:“着了着了,燃烧起来了!”难道食物都可以燃烧吗?接着,方便面、饼干、薯条等先后闪亮登场,结果都是可燃的,难道食物都可以燃烧吗? 这时老师补充道:“大多数食物可以燃烧,因为人类的食物一般都是有机物。
容易点燃的食物通常比较干燥,富含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比如面条、粉条、粉丝里面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
但也有些食物是不能燃烧的,等待你们自己去实验,去发现。
”小实验大学问,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指导老师:陈建芬) 没想到,真没想到 外国语学校小记者邵援哲 “哈哈,嘻嘻……”一阵笑声从楼道飞出来,回荡在校园天空,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只见老师提着一个塑料袋走进了教室,这袋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里面是什么呢?吃的?玩的?教学用具?一个又一个词语从同学们好奇的嘴巴中蹦了出来。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可燃烧的食物。
”食物也能燃烧吗?一听这话,教室里就炸开了锅。
老师不慌不忙拿起了一根粉丝,在打火机上烧,只见火种迅速蔓延开来,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火跳动着,像一颗红星,又如一位火精灵。
快要烧光时,老师才吹一口气,让火灭了,烧完这根15厘米的粉丝,仅仅用了不到30秒。
深受大家喜爱的饼干呢?有人说可以,有人却立刻反对,实验将揭晓谜底。
老师想邀请一位同学做助手,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呀。
教师里顿时小手如林,有人大声喊着“我,我,老师让我来。
”最后老师挑选了徐同学,实验开始了,只见火光一闪,饼干瞬间被点燃,仅3秒钟后,火苗就窜了上来,越烧越旺,一股焦味儿在教室里迅速蔓延。
橘子皮也闪亮登场,能烧着吗?大家一致投了否决票:一定不可能燃烧。
眼见为实,老师扳开打火机,果然没有燃烧,这橘子皮似乎有金刚不坏之身,上面竟然连一点火星都没有,老师说,橘子皮里有大量水分,在阻止火燃烧。
小小的实验,真有趣。
我是“书法控” 外国语学校小记者刘雨杭 泱泱中华,古韵芬芳。
在悠久的历史画卷上,有许多传统与特色,其中书法可谓一枝独秀。
它的一撇一捺和无限的伸展迂回,无不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代代中华儿女都是在闻着墨香中长大的。
而我,也有幸从一年级开始接触了书法,并从中找到了不少乐趣,从此爱上了书法。
从二年级起,由于我对书法的喜欢,妈妈便让我师从朱老师。
一走进书院,只见一幅幅精致的书法作品挂在墙上,更加吸引了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也要写出一手好字。
老师先示范,我们模仿着写,我写得很认真。
老师说:“很好,不过,练书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练习时更不能三心二意,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
”我虚心地点了点头。
按照老师所说的去 做,不到一个月,水平渐渐地提高了,之后的每个星期我都准时认真地参加朱老师的书法培训课。
如今,书法已成了我学习和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书法可以让我养成耐心、认真自觉的习惯,还有助于学习。
尽管高年级每天作业很多,但我仍然坚持抽出一些时间练习书法。
一次双休日,我们一家外出游玩,晚上到家,妈妈说:“今天玩的太累了,就早点休息吧。
”可我坚持地说:“我不累,没关系,我就写两张书法纸。
”说完,拿出宣纸就写了起来。
等我练完,已将近十一点了,可我却不觉得累。
心想:这就是我对书法的热爱给我的力量吧! 任何一种坚持,都是辛苦的守候,但这种守候遇到了兴趣,便是一种幸福。

标签: #鞋垫 #古筝 #阿胶 #视频教程 #建网站 #生日 #视频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