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憔悴”的桥梁,2011年8月18日

工伤 2
星期四第277期 ■关注桥梁安全把脉“憔悴”的桥梁 □本报记者王佳声实习生吕振侯茜雪 桥梁集中进入“憔悴期” 截至目前,济南市区登记在册的城市桥梁共534座,其中高架桥、立交桥等大型桥梁13座,中小型桥梁521座。
“从近几年城市桥梁检测结果分析看,济南大部分城市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良好,无安全隐患。
但必须正视的是,在这534座桥梁中,有一半左右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建设的,已经使用了30多年,不少桥梁接近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开始步入问题多发的‘憔悴老年期’。
这在全国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工作人员周建国告诉记者。
济南市市政设计院总工程师邵玉振表示,其实桥梁的设计年限并不代表桥梁的实际使用年限,比如一座桥梁的设计年限为100年,只有在符合“三个正常”和“一个不超过”的理想状态下,该桥梁才能服役100年。
这就要求该桥梁的设计方案正常、施工质量正常、建成后的管理养护正常。
同时,从该桥上通过的车辆95%以上不能超重。
“要同时满足这几条很难,使一些桥梁的使用年限降低。
” 据邵玉振介绍,目前济南市的桥梁从上世纪50年代到如今,不同年代的桥梁同时并存,部分中小型桥梁运行时间已达50年,而实际设计使用年限为30至50年,已超过或接近设计寿命,在外界环境的侵蚀和车辆荷载的不断冲击作用下,桥跨部分构件功能在逐步退化。
另外,2000年后,在桥梁的使用寿命方面,我国提出了“设计基准期”的概念,规定 ◆核心提示 近期,国内发生多起桥梁垮塌事故,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
在济南,顺河高架桥匝道以及经六路西延长线跨铁路桥桥墩也出现了2至3米的裂缝,桥梁安全一时成为社会焦点。
“桥脆脆”现象为何频频出现?济南的桥梁设施是否也患有“通病”?“病因”何在?在一番“把脉问诊”后,桥梁专家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中小桥梁寿命为50年,大型桥梁寿命为100年,但在此之前建设的桥梁均没有使用寿命的概念,这给桥梁日常维护和修复带来了许多困难。
超载货车成桥梁“杀手”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王笃文告诉记者,桥梁的“常见憔悴病”主要有钢筋锈蚀、混凝土脱落、基础冲刷损伤及桥梁附属构件功能退化等。
“多种原因导致了桥梁病害。
”王笃文说,济南市早期建造的桥梁,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桥梁,设计标准大多偏低。
近几年,随着交通量增加和重型车辆增多,原有桥梁已无法满足现今交通的需要,导致部分桥梁出现结构性病害。
记者了解到,在1975年之前,济南多数桥梁的设计标准为15至20吨,1985年之后,全国的桥梁设计规范从前苏联时代的标准转为西方桥梁标准,济南新建桥梁的设计承载能力提高到了30吨。
现在,这些桥梁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交通承载需求。
特别是城乡接合部的桥梁多为村镇和厂区自建,有的未经专业部门设计,桥梁承载力没有保证。
除了早期桥梁设计荷载力偏低原因外,王笃文与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高级工程师梁奎基一致认为,目前大量货车超载成了影响桥梁安全的主要“杀手”。
“逐渐增多的重型车辆,对承载力较低的桥梁损伤很大。
”梁奎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载重为100吨的车辆在荷载力只有10吨的桥上跑,还不能简单地认为相当于10吨的车辆在该桥上走了1万次。
”梁奎基强调说,超载车辆对桥梁的损害程度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破坏力很大,而且,目前多数超载货车的载重都超过了100吨。
梁奎基表示,济南市近几年虽然加大了重载、超载车辆治理力度,但超载问题依然不容忽视,特别是夜间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大型运输车等车辆,不仅超载,还成群结队地频繁通过市区桥梁,使桥梁不堪重负。
村庄桥被迫充当城市干线桥 “随着城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原村庄、厂区内的桥梁逐渐过渡为城市交通干线桥梁,交通功能明显加大。
”在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局长贾玉良看来,农村的桥变成城市的桥之 后,桥梁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其使用对象由起初的行人和小型非机动车,变为大中型机动车辆,并且交通流量增长极快,超出了这些桥梁的承载能力。
贾玉良举例说,当年的黄台板桥就是这种典型,该桥最终在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中被拆除重建。
另外,受当时施工技术、施工手段等条件限制,有些城市桥梁本身存在一定技术缺陷,施工质量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随着长时间使用,桥梁病害逐步产生并不断发展。
另外,受自然环境影响,如河床不断遭受洪水冲刷,河道不适当开挖,强风、泥石流、冰冻、浮冰等自然灾害,桥梁基础下的熔岩、矿山坑道等地质原因,均会对桥梁结构造成局部损害,影响桥梁安全。
周建国告诉记者,为保证桥梁安全,从2008年起,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开始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全市桥梁定期检测,跟踪监测桥梁病害。
一般情况下,大型立交桥及高架路常规检测周期为3年,中小型桥梁常规检测周期为一年,特殊结构的重点桥梁如交通运输部特别要求进行重点检测的双曲拱桥、系杆拱桥等,则根据桥梁运营状况适当的缩短检测周期。
“针对检测中发现的少数问题桥梁,我们都及时采取了限载、封闭交通、跟踪检测及抢修等针对性措施。
”周建国说。
值得一提的是,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计划在2至3年内,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较为完善的数字桥梁管理系统,使城市桥梁处于可控状态,有效预防桥梁安全事故的发生。
贾玉良表示,这是一个质的提升。
济南上半年获1.7亿元 国家及省级科技资金 □记者牛远飞通讯员高晓春报道本报讯记者从济南市科学技术局获悉,上半年济南市共获国家、省级科技计划资金支持1.7亿元,约为去年同期的6倍,创历年新高。
上半年济南共获国家级科技项目立项35项,资金支持9781万元。
其中,由山东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国家863科技计划重大专项———“新型非易失存储器设计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主题项目获科技部正式批复立项,获得国家专项经费支持6961万元。
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SPA器件结构柔性膜硅太阳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专项经费支持780万元。
另外,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扶持资金60万元;两批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立项30项,资金1980万元。
济南上半年共获省级科技项目立项34项,资金支持7237万元。
其中,山东省重大新药创制平台服务中心申报的“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中心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单个项目获得省配套资金支持4000万元,山东蓝金生物公司申报的“抗癌缓释植入剂平台建设”项目获得省配套资金支持1000万元。
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6项,共获资金支持1600万元。
另外,省级创新专项7项,资金支持245万元;省科技富民强县项目2项,资金120万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资金支持40万元;省科技攻关计划立项17项,资金232万元。
环保意识 从孩子抓起 □王佳声韩天鹏报道为丰富青少年 暑期生活,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8月5日,济南市万紫巷社区组织辖区部分青少年来到中山公园,清理地面上游客随手丢弃的垃圾、杂物,同时制止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倡导大家保护环境,爱护公物。
■记者在基层·感知特殊行业① 在100多度的高温下除渣排障 ———锅炉检修工李延森的故事 □本报记者牛远飞 8月8日,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
上午9点,记者走进济南热电有限公司南郊热电厂锅炉一车间。
车间里没有风扇、空调,闷热难耐;矗立着5台十几米高的巨大锅炉,传送设备和各种管道纵横交错;锅炉检修工们戴着安全帽,穿着防护服,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南郊热电厂是济南市最大的供热企业,共有9台锅炉,担负着900多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
锅炉是供热系统的‘龙头’,能否正常运转至关重要,现在是检修期,任务很重。
”锅炉车间主任陈士峰向记者介绍。
“小心,小心,别碰伤手臂!”几名工人正忙着搬运一批两米多长的炉排。
这是笨重的钢铁部件,坚硬粗糙。
工人们将它们从锅炉里一根根拆下来,用砂纸一点点打磨,除锈去垢,再逐根查找断口裂缝,进行修补,稍不注意,手就会被磨掉一层皮。
供热之前,工人们总共要检修炉排52200多根,劳动强度非常大,一两天就要磨坏一副防护手套。
看着工人们那硬茧叠起、粗壮带疤的双手,我心里一阵震颤。
“你可能不知道,在锅炉里面还有人干活呢。
”陈主任领记者走近一台锅炉,他指着一个方形洞口说;“这是用来观测炉火的,检修时工人就从这里钻进去。
”记者很想了解炉内工人的工作情况,便穿上防护服,戴上安全帽,钻了进去。
没想到,十几 编者按 在社会的最基层,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很不起眼,工作岗位特殊,干的活或特别苦、或特别累、或特别危险、或特别精巧。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默默无闻的劳作,社会这部大机器才能有序运转,社会这个大家庭才更加和谐美好。
目前,全省宣传文化系统正在开展“三个一切”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
为在新闻实践和采编作风上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保持和发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良好作风,济南新闻特开设《记者在基层·感知特殊行业》栏目,为青年记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提供平台,并采撷部分基层特殊行业群体的酸甜苦辣,以飨读者。
米高的锅炉,炉膛高度竟然不到一米,上方布满了管道、仪器等设施。
一名身穿蓝色工装的师傅,正侧身卧躺在底板上,手持焊枪忙着操作,刺眼的焊花不停地掉落在他的面罩上。
炉内很脏,他身体稍微一动,四周便扬起灰白的煤尘。
为防止焊花灼伤皮肤,这名工人袖口、领口都扎得严严实实。
记者从他仅露出的脖子上看到,汗水在不住地往下淌。
记者钻出锅炉后,脸上的汗水和煤尘粘在一起,又痛又痒。
陈主任说:“这活儿常人可是受不了,焊枪的火焰接近3000℃,加上里面空间狭小,炉内温度至少高达50多℃。
” 过了一会儿,炉膛内的这名工人从洞口爬了出来,脱下面罩的他鼻翼两侧已经积满了煤尘,汗水掺着煤尘在身上结满黑痂。
通过介绍,记者知道他叫李延森,是辅机班的班长,已经干锅炉检修21年了。
由于长期重体力劳动,他患有 腰间盘突出症,在炉膛内有时一干就是几小时,出来时腰痛得直不起来,实在忍不住了,就吃几片止痛药压一压。
看到老李走到一旁休息,记者跟了过去。
他抓起放在地上的一瓶藿香正气水,一口气喝了下去,他对旁边的工友李波说:“天太热了,有点头晕。
” 记者和工人们拉起呱来,大家直夸老李:“李班长可是我们的能人,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 题,有他在,我们干起活来心里踏实。
”“一台锅炉有上万个零部件,没有李班长没摸过的地方。
”李波说得更起劲,“我来厂里快十年了,很少见李班长休过假,不当班他也要到锅炉上查看查看。
就拿注油口这么个小部件来说吧,需要不断润滑,9台锅炉有2000多个注油口,他经常爬到十几米高的锅炉上,挨个口子涂油保养。
” 最令记者感动的,是大家说的这样一件事:2010年12月的一天,李延森突然接到监控室的电 话:“3号炉运转不正常,炉温降低,迅速查明情况。
”老李放下电话直奔现场。
经过检查,是传送带被煤渣卡住了,阻碍燃煤进入炉膛燃烧,导致炉温降低。
处理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进入煤渣室进行人工除渣。
当时也在场的李波对记者说:“我刚想向指挥室汇报停炉检修,可是被李班长一把揽了下来。
”他说:“不能停炉!这大冷的天,停止供暖,市民们挨冻可咋办?你们去提水,我进去除渣。
”小李一听急忙阻拦:“啥?那里面可有100多℃,班长你不要命了!”老李没有顾忌这些,他找来一件耐高温的工作服,戴上手套、头盔和面罩。
准备完毕后,老李举起水桶,从头到脚浇了个透湿,随后抓起一把铁锹,钻进了炉渣室。
刚燃烧过的煤渣热得烫人,有的还残存着火苗,老李毫不在意,跳了过去。
身上的湿衣经热渣一烤,激起浓浓的蒸汽,将老李裹在里面,他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铁锹,用力清除卡带的煤渣。
由于温度太高,湿衣服不一会儿就烤干了。
老李钻出来,又浇了个浑身透湿,再钻进去。
几个工友在老李带动下,也身浇冷水轮番上阵帮忙。
十几分钟过去了,故障排除,传送带开始转动了。
精疲力尽的老李瘫坐在地上,工友们帮他脱去衣服,发现他身上已多处被灼伤。
老李却把这些都当成了平常事。
他说:“检修工保证锅炉正常运转,是应该的。
”跟记者拉了一会儿呱,他整理好服装和工具,又钻进了炉膛。
■《社会保险法》全解读③ 工伤保险: 让生命不再有贵贱之分 □本报记者黄露玲本报通讯员杨洪涛王东 工亡补助实现全国“同命同价” 以往,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从今年1月1日起,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提高至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打破地区限制,实现全国“同命同价”。
以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计算,新标准比旧标准增长了2倍多,总额达38万多。
而且,随着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调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也将逐年提高。
非机动车伤害也可以认定工伤 以往,职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只有机动车事故伤害才算工伤。
而《社会保险法》配套法规———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将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范围扩大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和火车事故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对本人承担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如无证驾驶、酒后驾车等行为造成伤亡的,不能认定为工伤。
事业单位也要参加工伤保险 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扩大到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各类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解除了这些单位和人员遭遇工伤风险的后顾之忧。
工伤认定程序“提速” 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取消了工伤认定争议处理中“先复议再诉讼”的规定,设置了工伤认定的简易处理程序,认定时限由原来的60天缩短为15天。
同时,增加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工伤职工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的新规定,不仅确保了工伤职工能够得到及时救治,而且从制度上遏制了部分用人单位为拖延时间而恶意诉讼的现象。
住院伙食补助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将原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以及“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改由工伤保险基金统一支付,在进一步保障工伤职工权益的同时,减轻了参保用人单位的负担。
工伤救治更有保障 为保证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工伤保险待遇垫付追偿制度,即: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然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追偿。
同时,与医疗保险一样,对由第三人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再向第三人追偿。
◆相关链接 济南市自1997年底开始进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已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职工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康复工作体系。
从2000年开始,为切实解决国有、集体企业老工伤职工待遇问题,济南对企业老工伤职工进行调查、摸底和登记,先后有526户企业8618名职工参加了老工伤登记。
在促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方面,济南市将外来务工人员一并纳入参保范围,把确诊的患职业病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2004年底,市职工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联手创办了全省第一家工伤康复中心,双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医疗卫生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走出了一条投资少、功能全、效果好的发展工伤康复事业的快捷之路,被有关专家誉为“济南模式”。
济南市人社部门有关人员表示,为切实保障工伤职工的权益,今后在工伤确认方面,凡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亦未明确禁止的,按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予以确认。
同时,加快市级统筹管理步伐,认真执行工伤保险目标考核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伤保险基金安全运行。
□记者汤序民报道8月15日,济南趵突泉景区内游人如织。
连日来,丰沛的雨水使趵突泉的地下水位猛涨,达到28.39米,汹涌奔腾的泉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泉赏景。
□责任编辑王菁华电话:(0531)85193571

标签: #网页 #代码 #移到 #线条 #基础 #是怎样 #容量 #网页